我市春季人工造林完成任务过半

2022-03-29 点击数量:1017

       入春以来,各级各有关部门抢抓春季植树的有利时机,精心组织,广泛发动,大打春季造林绿化硬仗。为确保任务落实,市林业局安排由处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分包县(市、区)开展督促检查,实地查看造林进展和政策落实情况。从检查情况看,各县(市、区)造林工作进展快、效果好、亮点多。截至3月24日,全市已完成营造林27.83万亩,占任务56万亩的49.70%,其中人工造林完成6.08万亩,占任务11万亩的55.27%。南和区、新河县、开发区、隆尧县、南宫市、广宗县、宁晋县、襄都区、任泽区、巨鹿县等县(市、区)已经完成或超额完成计划任务。预计4月上旬,平原县市(除清河县外)全部完成人工造林任务,山区县市完成70%以上。今春造林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:

推广“郝式造林”,攻坚太行山绿化断带。我市把浅山丘陵区绿化做为今年绿化的一个重点来抓,坚持人工、飞播、封山相结合,大力推广“郝式造林法”,着力营造水源涵养林。目前已完成人工造林3.64万亩,封山育林6.3万亩。都区重点依托太行山绿化等项目投资,建设28块片林,打造“七彩太行”。经现场核查和资料审核,信都区已完成人工生态林8000余亩。临城县大力实施浅山丘陵区矿山生态修复工程,安排矿山绿化任务2000亩,涉及231个点位,全部分解到地块、落实到图斑,目前已完成矿山生态修复绿化造林0.1万亩。

       突出地方特色,打造富民产业。各县(市、区)把增绿与增收结合起来,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林种植,夯实群众增收基础。内丘县结合太行山绿化等项目,发动荒山承包大户发展酸枣产业,今年计划在獐么乡、南赛乡、柳林镇、五郭店乡建设优质酸枣示范基地共1.19万亩。经现场核查和资料审核,内丘县酸枣改造及种植任务已全部落实到地块,现已完成改造及种植5600亩。沙河市在綦村镇黑垴、左村等立地条件差、没有灌溉条件的地区,计划用三年时间发展山杏2万亩。经现场核查,已种植山杏近1000亩。

拓宽绿化空间,助力美丽乡村建设。各县(市、区)在今年造林中,严格落实关于禁止耕地“非农化”、“非粮化”的要求,把造林重点由规模化造林向村边、路边、水边、宅边以及坑塘、隙地等“四旁”植树转移,大力推进乡村绿化美化。南宫市今春高标准打造53个森林村庄,经现场核查,已完成村庄绿化900亩。巨鹿县重点打造32个村,已完成村庄绿化900亩。在该县齐石鹿、苏石鹿、左石鹿、岳石鹿4个村现场看到,街道两边栽植的海棠苗木整齐划一、标准很高。任泽区重点对南澧河、顺水河等河道堤岸进行绿化,已完成河渠绿化200亩。宁晋县重点实施泜河、北沙河和北围堤堤岸绿化工程。经现场核查和资料审核,已完成河渠绿化长度37公里,折合造林400亩。广宗县重点对乡村道路和城区、企业周边及园区闲置土地等实施绿化,已完成农田林网绿化37公里,折合造林300亩,完成园区绿化400亩。

创新经营机制,增强绿化活力。各县(市、区)在造林工作中注重机制创新,出台优惠政策,调动全民参与绿化造林的积极性。临城县财政今年安排资金2566.41万元,用于创森造林、城市绿化等工程。同时,新惠通、蓝天、绿蕾等林业企业拟投资1000多万元,对流转林地内的退化林进行改造。南和区利用中央、省专项资金305万重点支持村庄绿化,其中省级林业发展改革资金125万元,中央财政造林补贴项目150万元,省级森林植被恢复费项目30万元,已完成村庄绿化1400亩。新河县争取上级项目资金600万元,并编制造林软件,发动全民植树,农户通过软件即可上报造林信息,变“找地种树”为划定“禁种区域”,“禁种区域”外根据实际情况能种则种,已完成人工造林3100亩。临西县政府出台政策:按照村庄绿化植树的数量和质量,经验收合格后,给予不低于2万元的奖补资金。宁晋县规定对面积达到3亩以上的片林,每亩一次性补贴500元;村庄绿化中符合标准的苗木,每株按相应规格补贴10-20元,激发了广大群众造林热情。